如果抄袭者删除了相关内容,怎么追究责任?
发布时间:2025-04-30

内容概要

在数字内容侵权场景中,抄袭者删除相关内容的行为虽增加了追责难度,但权利人仍可依托法律框架与技术手段维护权益。电子证据保全作为首要环节,通过区块链存证、时间戳固化等技术,确保侵权事实的客观性与可溯性。其次,《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明确平台连带责任机制,权利人提交初步证据后,平台需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否则面临共同担责风险。针对恶意删除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可要求侵权方更正影响并主张赔偿。同时,国家版权局推行的版权黑白名单制度,通过动态监管强化网络文学领域侵权识别效率。后续内容将系统解析民事诉讼追责路径,涵盖证据调取、赔偿计算等实务要点,为权利人提供全流程维权指引。

电子证据保全关键步骤

在发现侵权行为后,权利人需立即启动电子证据保全程序,防止抄袭者删除或篡改侵权内容。首先,应通过可信的第三方存证平台(如公证机构或具备资质的技术服务商)对侵权页面进行时间戳固化,完整记录内容发布时间、修改轨迹及传播范围。其次,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对网页截图、源代码、访问日志等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不可逆且可追溯。此外,针对动态网页或即时删除风险,建议同步使用哈希值校验技术生成唯一数字指纹,便于后续与平台调取的信息进行比对。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固定的证据具有与原件同等的法律效力,为后续民事诉讼追责提供核心支撑。

平台连带责任法律解析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版权纠纷中需履行“通知-删除”义务,但若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或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则可能承担连带责任。具体而言,当权利人提交包含侵权初步证据的有效通知后,平台应在48小时内对涉嫌侵权内容进行核查并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若平台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存在却未及时处理,其不作为行为将被视为对侵权的默许,进而与直接侵权人共同承担民事赔偿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平台责任认定需结合其技术能力与监管成本综合判断,但恶意删除后拒绝配合调查或销毁后台数据等行为,可能构成《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规定的妨碍举证责任,进一步强化其过错认定。

恶意删除追责法律依据

针对侵权者恶意删除行为,现行法律体系已构建明确追责路径。《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规定,行为人故意删除或篡改他人享有合法权益的电子信息,权利人可主张恢复原状、消除影响及赔偿损失。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结合删除时间节点行为关联性判定恶意属性——若侵权者在收到权利人通知后仍实施删除,或存在多次反复侵权记录,则可能被认定为具有主观恶意。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进一步明确,销毁证据链的行为将导致侵权方承担更严格举证责任,权利人可通过电子数据存证报告平台操作日志交叉印证,强化主张效力。

版权黑白名单监管机制

为强化网络文学领域侵权治理,国家版权局于2021年修订《网络文学版权监管通知》,明确建立版权黑白名单制度。该机制以作品版权登记信息、平台自查数据及权利人投诉记录为基础,将存在重复侵权或恶意规避监管的主体纳入黑名单,要求接入平台的网络服务商对其采取限流、屏蔽等措施;对于版权清晰、运营规范的主体则列入白名单,在流量推荐、合作资源分配中予以倾斜。具体而言,平台需定期比对黑白名单数据库,若发现黑名单主体上传内容,应在48小时内启动下架程序,否则可能触发《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平台连带责任。同时,白名单制度通过降低版权核验成本,为优质创作者提供正向激励。通过该机制,权利人在民事诉讼追责中可直接调取名单记录作为侵权恶意程度的佐证,显著提升司法判定效率。

民事诉讼追责流程详解

权利人启动民事诉讼追责流程时,首先需确认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包括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及初步证据链。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起诉状应包含侵权事实、损害结果及电子证据保全材料(如区块链存证、时间戳等)。管辖法院通常为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网络侵权案件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五条选择互联网法院立案。

立案后,权利人需在举证期内提交包括侵权内容比对分析、平台信息调取记录等核心证据。法院将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审查平台连带责任的适用性,若平台存在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形,可能被追加为共同被告。庭审阶段重点围绕侵权行为的持续性、恶意删除后证据效力及实际损失计算展开质证,权利人可通过司法鉴定强化版权黑白名单相关证据的证明力。判决生效后,若被告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并要求赔偿款加倍计算利息。

权利人初步证据提交要点

在主张侵权追责时,权利人需依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符合法律要求的初步证据。首先需要明确权属证明文件,包括著作权登记证书、作品首次发表记录或创作过程文档,以证明权利主体适格。其次,应提供侵权内容与原创作品的实质性比对材料,例如通过时间戳认证的网页截图、内容相似度分析报告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对于已删除的侵权内容,可通过电子证据保全平台获取带有哈希值校验的存证报告,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此外,权利人还需提交侵权内容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的相关数据,如平台访问量统计或第三方监测报告,为后续赔偿计算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在收到材料后,通常要求补充侵权通知函及身份验证信息,权利人需严格按照流程完善材料形式要件。

更正赔偿请求法律途径

权利人针对恶意删除行为主张更正与赔偿时,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提出请求。该条款明确,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或权益的行为后,即便删除相关内容,仍应承担更正声明发布消除不良影响及赔偿损失的责任。实际操作中,权利人需在民事起诉状中列明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已造成的实际损害(如流量损失、商誉贬损等),并附上经公证的电子证据保全材料作为支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将结合平台信息调取记录黑白名单备案信息等材料,综合判定侵权行为的持续性影响,进而确定赔偿数额。此外,若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侵权人存在故意拖延或反复侵权情节,可主张加重赔偿责任。

网络文学侵权监管强化

随着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版权局通过版权黑白名单制度构建分级监管框架。该制度将定期公示合规内容平台与侵权主体名单,对纳入黑白名单的主体实施差异化治理:合规平台可获流量倾斜等正向激励,而屡次违规者将面临下架作品、限制运营等惩戒措施。为强化执行效力,《关于强化网络文学版权监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平台对签约作者的权属审核义务,要求建立侵权内容动态监控快速响应机制。与此同时,区块链存证、数字水印等技术被纳入监管工具箱,用于精准识别篡改、删除后的侵权痕迹。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侵权线索可同步推送至行政监管与司法系统,形成“预防-识别-追责”全链条治理闭环。

上一篇:抄袭行为可能导致哪些法律责任和赔偿?
徐律师 高级律师
擅长争议解决业务,提供全方位的深度法律服务,丰富的办案经验,团队累计服务超500家,诉讼标的额逾50亿元。
法律百科
主播违约 MCN合同 直播带货 网络侵权 平台责任 传媒版权 博主肖像权 账号归属 网络传播权 主播肖像权 直播打赏 平台监管
法律难题 专业解忧
回复及时,响应迅速
咨询即时响应,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专业服务,精准解决
资深律师团队,提供定制化法律方案
一对一服务,隐私保障
专属律师对接,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立即咨询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